其實我看十多次了,應該已經沒必要寫這個感想了,雖然只是簡單寫寫。
不過,今天借給一德,他就拿去拿單槍放了,嗯,還滿多人看的。
畢竟這是個題材比較簡單親人,時間也不拖長的作品。
我想,大眾接受度是比較高的。
如果要看官方中文文案,在這裡:
http://www.prowaremedia.com.tw/shop/product_info.php?cPath=22_195&products_id=509
插入曲《Through the Years and Far Away》,下載:http://www.ck.tp.edu.tw/~ck920929/IM.mp3
--
在兩千零二年,新海誠單憑自己的努力,獨立製作長達二十五分鐘的動畫作品,震驚日本動畫界。
他能夠獨立完成導演、劇本、美術、製作(音樂交給他朋友天門製作),
一方面,是自己辛苦努力,
另一方面,他倚靠大量的靜止CG(電腦繪圖)爭取時間,
把戰鬥畫面用的3D構型融合得也很完美,
導演的畫面構成功夫,使得2D跟3D不顯得突兀,也讓靜止畫面不至於偷懶過度。
一個人做動畫實在太神了,所以我們要給他加點分。
這是比較技術的問題。
自然,作品本身也是出色的,否則就沒必要看個十次了。
畢竟只是技術好的作品,實在也不只他一部。(例如蒸氣男孩Steamboy其實是在炫耀技術的。)
回到正題,新海誠透過星之聲在表現什麼呢?
除了一個基礎的戀愛故事,也就是這個作品的劇情本質之外,
星之聲也挑戰、討論了『距離』這個基本概念,
究竟我們生活的世界遠及何處呢?行動電話能夠覆及的場所嗎?
因為自己活得太秩序了,感覺包圍我們的世界逐漸縮小,
最後只剩下了自己生活中的那幾條路,學校,家庭之類的。
恐怕連感情的互相交流,都可以找到了一成不變之處,
形式化、習慣性的,逐漸失去生活的實感。
星之聲所做的,即是賦予戀愛更殘酷的「距離」概念,
這個距離不只是空間的遙遠,更是時間上極為難以置信的距離,
這對於在地球上生活的我們,當然是沒有什麼實感的,但作者卻從這個點切入了故事。
何故這樣的故事仍能扣人心弦呢?
我猜想是『思念』的本質仍然是一樣的,而距離的深入刻畫,更能觸動觀眾的感情投入。
始於突然擴大的空間感中,令觀眾驚覺於女主角處於一個奇特的時空情境,
再帶出了簡單而平凡的中學生氣氛,經營若有似無的戀愛關係。
夕陽下,男女主角見到「追跡者」劃過天際,時間交還給宇宙的彼方,火星上長峰美加子的觀點。
然而,
隨著通信時間越來越長,幾個月,半年,甚至跳了一年,
這初昇高中的一年中,男主角(寺尾昇)都沒有收到任何郵件,而已經放棄等待,
觀眾可以知道,寺尾昇邂逅了別的女孩,有個畫面,在雨中兩個人撐傘。
直到,
夏季午後的驟雨中,熟悉的避雨木屋,
寺尾昇收到美加子時隔一年的郵件。
『我們……就像是,被宇宙和地球拆散的戀人。』
劇情回到了真正的主線,撒網的收尾,而隱現第一波的折返點,
即使他們從中學開始總是注意著對方,但「八年的時間,簡直是永遠」,
人生能有幾個八年等待呢?
八年之後,也許昔日朋友早已疏遠,當年戀人形同陌路,
促使他決定把心變得更堅定、冷漠、強悍,「不去敲那扇明知道開不了的門」
新海誠緊接著開始展現編劇手法的優秀,隨著配樂進入精緻而緊扣的結尾階段。
進入最終戰鬥之前,新海誠切到了男主角的觀點,
這段結構上最大的突破,也讓結局更具有解釋、發展的空間,
先可以看到『天狼星戰役勝利,損失慘重,只有旗艦里希提亞有可能生還。』
男主角,終於,收到了美加子的郵件。
「我依然記得,當時我認為八年的歲月近乎永遠。」
這邊推翻了先前的「永遠」,激勵觀眾時間是可以度過的,
即使他不是沒有迷惘,只有那一天定下的目標,從來沒有改變。
時間越來越長,男女主角卻隨著距離的遙遠而逐漸親密,
也許心中已有預感,他們是永遠不能再見面了,
倘若活在地球,任何時候想見面都不算太難,
如今,分隔八年,
也許,收到這封郵件之時,全艦隊皆已埋葬在灰燼中,生死皆無可得知。
『即使只有這樣,我也覺得這就像是奇跡。』
這對於八年漫長的等待,也許是個最好的句點。
畫面推回了女主角十五歲的時空當中,她也只是剛剛發出郵件。
接下來是一段男女主角的時空交錯的對白,
新海誠不愧文科起家,跨足動畫,在接下來一段的男女主角互述心意之刻,
文字跟場景都抓得很精確,顯現他在攫取靈感的細微與觀察力。
『夏日的浮雲、冷冽的雨水、秋風的氣息,
打在傘上的雨聲、春天泥土的鬆軟、深夜時便利商店給人的安心感,
下課後的沁涼空氣、板擦的味道,
深夜遠處傳來的卡車聲、午後驟雨時柏油路面的味道。』
以物襯情,藉由生活中相當平凡,卻容易被忽略的場景,
突顯男女主角的戀情自然而純真,沒有說愛,只是希望像平常那般,
讓思念不只是單薄的「想念」,也寄託了這些生活中平淡、普通,此時美加子卻難以擁有的溫柔感受。
也構實了這個未來的世界觀,使其真實。
『阿昇……這些東西……』『我想一直和美加子一起感受。』
命運卻很殘酷,戰況面臨極端不利,
塔爾西斯人自殺一般的艦隊自爆,幾乎全滅來犯的地球遠征艦隊,
美加子所駕駛,斷臂的機器人衝到旗艦之前護衛
真是一個令人屏息的場景……
艦砲齊發。
『我們雖然距離彼此很遠很遠』
『但是思念說不定可以超越時間和距離』
這段選用最完美的插入曲,『Through the Years and Far Away』,
出色的配樂將作品推上感人的高峰,
這也是新海誠2005年作品《雲之彼端,約束之地》的優點。
即使全劇大量使用獨白,營造一種孤獨、寂寞,悠悠的思念,
而這句卻是合誦的『我就在這裡。』就像塔爾西斯人所說的:「沒關係,一定能再見面的。」
縱然情勢看來多麼不利,
許多人也猜測女主角死了,然而,新海誠給觀眾一片很大的空白,
足以讓觀眾自己解釋與延續故事本身,
我也相信,新海誠所創作的結局,是一個『隱含希望的空白』,而不是只有悲觀的唯一死亡。
這部動畫表現一場平凡中顯得深刻的純粹戀情,遙遠思念,
也借托了『距離』的想法來傳達創作者的思考,
這個距離不一定是死亡,有時候是遺忘。
這段空白,就留給觀眾自己畫上吧,我想這作品的確能有這麼一些感人之處,因此推薦給大家。
法爾維 於凌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