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有劇情。
【電影】香水 / Perfume: The Story of a Murderer
類 型: 驚悚、謀殺、懸疑
片 長:135分鐘
導 演: 【蘿拉快跑】湯姆提克威 (Tom Tykwer)
演 員:
片 長:135分鐘
導 演: 【蘿拉快跑】湯姆提克威 (Tom Tykwer)
演 員:
【親家路窄】達斯汀霍夫曼(Dustin Hoffman)
【哈利波特1~4】亞倫瑞克曼(Alan Rickman)
【小飛俠彼得潘】瑞秋哈伍德(Rachel Hurd-Wood)
【雙面任務】班維蕭(Ben Whishaw)
上映日期: 2006-12-08 ,口碑場:12.1.2.3
上映日期: 2006-12-08 ,口碑場:12.1.2.3
高一的時候看過徐四金(德國作家)原著,電影表現得中規中矩,情節做了些許變更,並且稍微倒敘結尾。
不過個人比較欣賞原著,大概是影像太過強烈,比方說死魚與活蛆、鮮豔的紅髮少女,普羅旺斯的花景,至於,氣味反倒不如小說中那麼明顯了。
簡單來說,【香水】表現極致的官能性,嘗試透過畫面傳遞【氣味】,巴黎人潮鼎沸的惡臭污穢,鮮花菁華的純淨甜美,以及主角『葛奴乙』所追求的香氣之王--女人香。
--
純粹是劇情:
葛奴乙,傳染厄運(凡與他建立關係者,必慘遭不測)的不起眼人物,至少在外觀上是如此。不過,他擁有全巴黎最靈敏的鼻子,從出生開始,就貪婪地吸取世界的氣味,然而,葛奴乙自己,沒有任何味道。
葛奴乙察覺自己沒有味道,他於是開始追尋,試圖透過絕美的香味,顯出他的自我。
成年之前,葛奴乙過著沒有目標,任勞任怨的奴隸日子,直到,他遇見了第一個少女,世界上絕美的香氣,葛奴乙深受處女的體味吸引,為了佔有這個味道,他不惜殺人。
對葛奴乙而言,罪惡跟道德都是不存在的。只有味道,僅此而已。
一名少女的香氣,轉瞬就消逝了。為了永久保存處女的絕美,他學習香水的製法;為了淬出少女的體味,他誘殺十餘個女性。將他們全身抹上油膏,伴與頭髮,蒸餾出蘊含處女體味的精油。
連續殺人犯,造成香水之城的大恐慌,全城宵禁,請主教前來驅鬼,這卻阻止不了葛奴乙的願望;十二種香氣已然完備,只差一種元素,即臻於完美。這個味道便是「珞兒」。
『珞兒』的父親是香水之城的大財主,(演員其實就是哈片中的石內卜教授),他夢見不祥的預兆。為了保全女兒的性命,逃亡隱匿於郊外的旅店,然而,他的敵人,嗅覺比獵犬還靈敏,再怎樣的算計,也劫數難逃。
老父親一覺醒來,心愛的寶貝女兒,一如凶兆,渾身赤裸,命喪黃泉。
十三道配方完成之際,葛奴乙就被守衛隊逮到了,電影的高潮在於處刑:葛奴乙暗藏著完美的香水,他在身上輕灑一滴,散發出絕美香味,『令人類感受到愛幕之情』,他走上處刑台,連劊子手都向他下跪,全心全然,愛上聖潔完美的葛奴乙,一如天使的葛奴乙。大主教受到香水迷惑,甚至盛讚他為天使,無辜而清白。
狂亂躁動的民眾,全被這股香氣深深吸引,一如沐浴莊嚴的靈光,敬畏而忠誠地行禮膜拜。
珞兒的老父親悲憤地吶喊,持劍衝上前去,也不得不,折服於葛奴乙的香氣,稱他『我的兒子』(葛奴乙的香味,由他的女兒提煉而成)。
香水的中調,是刺激情慾的味道。電影中忠實的使用千人雜交演出,男女男男女女赤身裸體,從道德中解放,他們毫無羞恥,只覺得真正的『愛』,而葛奴乙,卻只感到心靈的空洞與不滿。
他成功了。但是他仍然沒有『自己的味道』。他也無從再複製,第一名被害少女的體香。
葛奴乙回到巴黎,他出生的地方。他回家了,葛奴乙凝視著一群散發惡臭的人類,將剩餘的香水全部淋在身上。葛奴乙一如天使下凡,人們驚覺,巨大的愛與美,盈滿著全心全靈,他們瘋狂的搶奪他身上的味道,吃乾抹淨……過不了多久,讓‧巴蒂斯塔‧葛奴乙,永遠地從世界上消失了。
人們心中毫無罪惡,只感到深刻的愛與滿足。
--
個人認為電影稍微長了一點,也許修短到兩個小時,可以讓劇情的流動比較緊湊。也許是看過原著的關係。
【香水】暗示著文明的脆弱,所有人類的精神與道德不堪一擊,全都必須服膺於生物的官能之上:恐懼及愛。
『愛』弔詭地是殺死葛奴乙的原因,極致的官能,超越了所有的理性限制,能讓千人的靈與慾,自文明的框架中解放,自覺達到了精神上的高潮,大夢初醒,他們簡直不敢相信記憶,也拒絕相信,就當作沒發生過。
這跟群眾狂熱是很接近的,比方說奧姆真理教事件、大衛教派事件。許多戰爭狂熱也都有這樣的特性,舉凡納粹與軍國主義時期日本,大致上也有這樣的特徵。
他們熱切地服膺於信念,做虛假的大夢,醒來之後,痛苦地無法承擔,就忽略了過去的存在。
這是一部驚悚電影,也是官能電影。
香味是全然新穎的體驗,這是個很好的嘗試,事前,個人算是期待這部電影,雖然他並沒有表現得非常好,卻也恰如其分,不偏不倚,也許沒有讀過原著會更喜歡他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