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上映日期:2007-03-30
類 型:愛情
片 長:1時37分
導 演:周美玲
演 員:楊丞琳、梁洛施、是元介、沈建宏、謝秉翰
官方網站:
當學姐問刺青好不好看時,本人回答是「一般水準」。
在這一段時間當中,國片有不錯的商業進展,《盛夏光年》、《詭絲》,至最近的《六號出口》、《練習曲》。我在寫電影心得之前,都會先說明一下影片的票房收入與製作背景,本片的成本約一千萬(含四百萬輔導金),目前票房收益已突破一千兩百萬。可以說是成功的行銷策略,以及選角帶來的商業價值。
【刺青】其實還是一部包著商業外衣的藝術電影,處處可見十足的導演風格,比方說對色調的要求,使本片籠罩於明亮度低卻又色彩飽和的氤霧中,以及一些情節的安排,比方說電影很執著於符號的象徵,「彼岸花」、「刺青」、「綠色假髮」……等等,其中「彼岸花」的抽象解構,使後半段有些令人驚悚。值得稱讚的是,這部電影的各方面均有水準,雖然小成本,但沒有犧牲掉表現。
以下文字透露本片劇情
電影充斥著複雜的對比象徵,比方說視訊的房間看起來很華麗,不過偶爾會有老阿嬤入鏡,照不到的地方都破舊得很,實在是強烈的諷刺,電影對於「視訊性產業」或是「網路」的討論很多,偶爾也會用「打字」的方式引入劇情,電影中打字還有聲音,算是很有意思的嘗試。
對「網路」的討論太多了,比方說小綠(楊丞琳)發覺在網路上說愛她的人,卻不是她所期待的愛人,小綠不禁放聲痛哭,為錯認也為一場失落的愛情痛哭,阿嬤安慰她,傻孩子,玩電腦也哭成這樣,上一代總認為網路是玩具,是假的,卻不知小綠是將真情投注於網路的,更精確來說,網路媒介了他們的愛情。她期待在網路上遇見那段過去。網路是虛幻的,做視訊的女生是拜金又失去靈魂的嗎?周美玲對於次文化的包容與多方面解讀,成為這部電影的內容,在電影中,「不正常」的人往往都是真誠的(小綠、阿東、新警察),而看似很「正常」的人,卻往往偏執又缺乏同情,甚至惡劣。(老警察、看起來很乾淨的學生)
另一個明顯的象徵符號則是「彼岸花」,在電影中,竹子刺上彼岸花,不僅為那夜的出走而內疚,也是渴求銘誌與贖罪。每一個刺青背後,都有一個秘密,竹子身上的彼岸花,是一種罪惡與壓抑的象徵,為了要得到新的生命,竹子必須破除彼岸花的束縛,追求真愛的人,必須超越愛情的詛咒。也因為彼岸花並不是一種愛情印記,而是悲傷的過去,因此小綠身上並沒有刺上彼岸花(否則就是「假的刺青」),而是茉莉,純潔的愛情。
談角色的塑造,兩大女主角的感情基礎並不穩定,那她們的纏綿也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。壓抑的帥氣刺青師,梁洛施,她的角色最複雜,許多表現,可能並無達到標準,尤其是跟她弟(阿青,沈建宏)的對話不太對勁。不過整體而言是令人喜歡的角色,也真的很帥氣。寂寞的視訊少女,楊丞琳,比想像中好很多,事實上可能由於角色適合,她的表現比梁洛施好,不過看到一個被包裝成偶像玉女的角色跳艷舞?嗯,感覺非常的不協調。不過沒有關係,她該幼稚該可愛的地方都算可圈可點,跟阿嬤的對話也很有效果,只有前述的為一場錯戀痛哭失聲非常不妙,太假。
這部電影其實是同志電影嗎?它並沒有討論同志的困境與心理掙扎,像小綠說的,竹子是鐵T,只是他不願意承認愛情,她害怕愛情隱含的厄運,為此自責,也一向選擇遺忘過去。電影著重的就是竹子走出自己的情欲迷路,面對自己的生命,以及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。很遺憾的,著墨於主題上的時間並不多,竹子跟小綠的愛情看起來十分單薄,連小時相識的記憶都被遺忘,而顯得可疑,怎麼突然會從朋友成為一對戀人?電影花太多時間解析元素,花太少時間進行竹子加小綠的愛情反應。相較而言【盛夏光年】正行(張睿家)與守恆(張孝全)的感情,倒是實在多了。
--
導演講述故事的方式不太對勁,導致劇情節奏差太多了,沒時間鋪設兩人世界。
如果不要新警察的角色,雖然會少一點意涵,不過主題會比較集中。
整體而言是可以看的電影。
本片並沒有激情,請勿看劇照誤會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