片  名:火線交錯

片  長: 142分
導  演: 【靈魂的重量】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 (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)  本片獲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等
演  員:

【特洛伊】【史密斯任務】布萊德彼特 (Brad Pitt)、

【魔戒】【神鬼玩家】凱特布蘭琪 (Cate Blanchett)、

【摩托車日記】 【壞教慾】蓋爾嘉西亞貝納 (Gael García Bernal)、

【藝伎回憶錄】役所廣司 (Kôji Yakusho)





我對人說,【火線交錯】幾乎不具有娛樂性,他深沉、內斂,充分展現著整個人與人的悲哀,雖然結局是溫暖的,卻也在過程中,將「人跟人」的矛盾,體現於極致的個人悲劇。


  中文片名不是很恰當,但好歹也表達了片中另一番意喻,導火線(子彈)彼此交錯不同的人生。故事由『一把槍』引起:摩洛哥牧童,在沙漠試一把槍,不巧,子彈打中了路過的巴士,擊傷了一位美國婦人,他的丈夫令巴士開入小鎮求救,但巴士上的乘客不願意空等救援趕來,把他們兩人丟在小鎮,夫婦倆只能靠著摩洛哥嚮導的幫忙……


  在他們美國的家中,墨西哥保母趕著參加兒子婚禮,沒人願意幫他照顧兩個孩子,只得自己帶回墨西哥……


  獵槍的日本原主,他有個耳聾的女兒,內心十分空虛,渴望朋友,因而行徑叛逆……


  故事採取穿插的方式進行,有日本、摩洛哥、墨西哥,三個地區,四種觀點。故事真正在討論的,是人跟人的溝通,穿插了種族(美國人與摩洛哥人;墨西哥人與美國人)、恐怖主義(美國政府嚴正譴責,發生於摩洛哥的恐怖主義行動……誰知道這只是牧羊小孩一時誤擊?)、家庭的探討。


  我想,藉由摩洛哥保母,我們也很清楚的看見,非法移民艱困的處境,他們就算操著流利的英文,仍然無法和龐大的白人社會溝通,已經不只是語言的問題了。



  誠如電影強調的『傾聽』,只要我們的聽覺是無礙的,「聽」是不可關閉的感官,只要我們仔細「傾聽」,「溝通」的問題便不存在。溝通的問題不在於語言,就算語言相通,結果也不會變,純粹是人們往往不想「聽」別人說些什麼,自己製造出了無法跨越的鴻溝。美國夫婦的感情破裂,終究還是缺乏傾聽對方的想法;美國巡警不願意聽墨西哥保母說些什麼,而造成了誤會;摩洛哥警方不願意聽嫌疑犯說什麼,導致了悲劇……

  人的心是封閉的,再多的話語也是枉然。導演阿利安卓言:「我們討論邊界時,好像那只是個概念。我相信真正的邊界存在於我們之間」


  電影設計了一個巧妙的角色,日本的聾啞女孩,他是不能夠聽的角色,以手語和筆談溝通,但他卻敏感、纖細、易受傷害,許多人無法理解她的話語,把他當怪物,她的心靈才會如此空虛,行徑才會如此荒腔走版。對於一般人,她選擇了語言之外的表達,身體,強烈而直接,把跟她接觸的人都嚇得要死。



  真正溝通不是話語,因為根本聽不懂。但是擁抱、微笑,真實不欺的善意,卻是跨越種族,毫無窒礙的。



  我想電影大致在表達此般意念,在溝通科技大有躍進的同時,告訴觀眾我們反而更少溝通。並且,以相當溫暖的形式,歸納出了正面的結果,電影可能並不具有結局,因為這正全球社會一段縮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pe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